▲
[ 点上面 可收听 ]
更多内容 / 微信公众号:CQLJCJ
重庆正在心无旁骛地推进各项行动计划。每一项行动计划都是一盘大棋。
重庆近年来下了很多盘棋,比如,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等,每一盘棋都在扎实地推进当中。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重庆另外一盘棋——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
1
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最近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重庆市政府网发布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校区(以下简称国科大重庆学院)建设项目开工活动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举行。
这意味着,国科大重庆学院正式开工建设。
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了开工活动。这说明中国科学院对国科大重庆学院给予大力支持,寄予了厚望。
正如白春礼在与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座谈时所说,中科院将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等优势,全力以赴办好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聚焦重庆发展需求,努力为重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科院是什么?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重庆已有中科院两大分支机构,一个是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另一个就是正在建设中的国科大重庆学院。
2019年4月8日,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发布了《关于组建联合体签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项目一期及国科大下穿道工程 EPC 总承包合同的公告》披露,该公司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组建的联合体中标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项目一期及国科大下穿道工程,2019年4月4日,联合体收到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该项目合同。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项目一期及国科大下穿道工程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国科大重庆学院位于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一期占地面积约500亩,地上建筑面积约15.5万㎡以及600m城市下穿道路,建安估算约13亿元。
国科大重庆校区一期将于2020年5月30日前工程竣工,2020年8月30日前竣工验收。
我们认为,国科大重庆学院对重庆相关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影响将会比较大。一方面,国科大重庆学院将依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围绕重庆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医学、生态环保等领域,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大学。
另一方面,学院将致力于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形成若干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团队,建成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推动科教创产融合发展。
这两方面,一是会促进重庆相关产业的提质增效,二是会开拓重庆高校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三是会培育和吸引一批高端人才。
2
国科大重庆学院,只是重庆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非常重要的动作之一。
我们注意到,重庆的目标是以“双一流”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整体提升,以产教融合为主攻方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争取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来渝合作发展,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
也就是说,引进一两个知名高校,不是重庆的最终目的,重庆在这方面的远大理想,一是要带动高等教育整体提升,二是要主攻产教融合,三是要提升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
从这个层面来说,重庆推动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非常具有全局的眼光和战略思维,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重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重庆优秀人才的聚集,或将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看到,重庆实施的一套组合拳,比如,在“争取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来渝合作发展”方面,重庆除了大力引进国科大,还加强了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我们大致梳理了一下,重庆近年来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方面”至少有以下动作(不完全统计,排名不分先后):
1、重庆出台《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大力实施“万名高层次人才集聚”“十万产业人才培养”“百万紧缺实用人才开发”等10大行动、32个专项,着力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绘就了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新蓝图。
2、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在渝举行2019年部市工作会商会议,并签订新一轮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标志着新一轮部市会商正式开启。
根据《科学技术部、重庆市人民政府部市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2019-2023年)》,未来5年,双方将以支持重庆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共同推动重庆创新驱动发展,促进重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重点围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服务民生保障与改善、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国内外科技合作、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5个主题展开合作。
3、教育部与市政府签订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双一流”高校建设、共建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推进市属大学高水平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共建高校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有条件的高校建设“双一流”将得到大力支持。
4、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领衔的重庆允升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揭牌。这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基于允升科技的必择工业互联网协同平台,围绕区域工业图谱研究和工业互联网雾计算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工业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业互联网服务。
倪光南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对中国计算机和互联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和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联合举办了2019年“百万英才兴重庆”首场“请进来”引才活动——“博士渝行周”。
我们注意到,在这次“博士渝行周”期间,56名来渝博士与用人单位成功签约。
与此同时,重庆还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19所高校签订了校地人才引进培养合作协议,合作领域主要包括建立校地合作机制,搭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促进青年人才交流等。
6、作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地,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重庆围绕重点高校启动了首批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通过搭建平台,把大学与地方、大学与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高校创新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优化大学周边创新生态环境,让大家在创新创业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本低、阻力小、环境好。
仅以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为例,目前已成功引进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生物医药等领域的58个项目。
7、清研理工科技园落户重庆,位于重庆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园,占地面积约500亩,未来除汇聚超200家专业企业外,在未来10年内的产值更有望超千亿元。
清研理工科技园区是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与重庆理工大学顶级行业资源注入,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区域新技术研发中心、区域企业培育孵化中心,以及区域产业服务中心。
8、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重庆微电子中心签约仪式在重庆市举行,标志着学校两个重大创新平台正式落地重庆。校地双方将携手深度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根据协议,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将选址两江协同创新区,将按照“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的规划模式,围绕现代兵器装备、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方向,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等五大核心职能。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将发挥学校在微电子领域的科研、人才优势及西永园区的产业资源和政策优势,在硅光工艺及光电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高性能核心电子元器件、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及应用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人才引培和成果转化工作。
9、2018年10月9日,重庆市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以下方面深化合作:
深化高校校际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与重庆有关高校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支持重庆高校“双一流”建设。
推动商学院项目合作,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重庆分院。
开展决策咨询智库合作,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参与重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并与重庆共建智库。
开展产业合作,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参与重庆金融、文化等产业发展,重庆鼓励支持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强干部人才交流培训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与重庆互派干部挂职任职、交流学习,重庆支持引进中国人民大学优秀人才来渝工作。
10、重庆发布《“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实施“重庆英才计划”,进一步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我们看到,重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实实在在,都在落地生根,未来必将开花结果。
3
我们发现,重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每一个动作,都紧紧围绕着一个行动计划——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这个行动计划实施到现在,我们看到了切切实实的成效。现在有必要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行动计划,从中可以看到重庆在科教、人才方面的未来。
先来看一下重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的目标:
到2020年,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区域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教育强市和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
1、人才队伍质量规模“双提升”。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00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34%;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30%以上;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55人年;人才贡献率提高到38%。
2、教育服务发展更加有力。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5万,毛入学率达到50%;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在校生占比达到46%;职业院校专业与主要产业匹配度达到8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
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8.6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
4、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激励政策更加健全,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服务保障更加优质,崇尚创新、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氛围更加浓厚,营造科技创新“小气候”,增加虹吸力,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再来看一下重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的任务:
1、万名高端人才集聚行动。
包括实施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引育工程、引进万名“高精尖缺”人才、培养万名高层次人才。
2、十万产业人才培养行动。
包括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壮大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实施“巴渝工匠”计划。
3、百万紧缺实用人才开发行动。
包括实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4、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
包括大力引进一流教育资源、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特色高校和新型学院建设、产教协同发展行动。
5、产教协同发展行动。
包括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6、全民素质提升行动。
包括开展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施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7、创新主体引育行动。
包括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培育科技企业、引进高端创新资源、培育高水平创新平台。
8、创新园区提升行动。
包括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创新园区转型升级。
9、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行动。
包括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搭建技术转移载体、推动技术供需有效对接。
10、创新创业生态优化行动。
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和竞争力、实施人才薪酬提升和安居保障工程、打造优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我们注意到,重庆还制定了推进《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根本上要靠创新。
我们认为,重庆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一盘大棋,正是在创新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气。
我们认为,重庆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一盘大棋,从最近的多个动作来看,牢牢把握住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体现了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我们欣喜地看到,重庆正在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现代人才、教育和科技发展体系,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我们欣喜地看到,重庆正在切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
重庆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新蓝图,正在逐步地展开。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这一盘大棋,对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影响有多深远?对重庆人的影响有多深远?我们认为只有四个字——非常深远!
祝福重庆!恭喜重庆人!
[ 特别提醒:你都看到这里了,别忘记点右下角“在看”。]
两江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更多精选内容:
欢迎关注两江财经微信公众号(CQLJCJ)
责编:较场论剑
-END-
精选阅读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LAOSHEI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